古代上朝手里拿的叫什么?古代几品官可以上朝

2019-05-02 17:32:02摩登先生 作者:摩登先生

在古时的朝廷,上朝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,上朝的官员们手里会带着专用物品,且着装必须整齐,断礼如仪。在古时的官员中,等级严明,有的官员上朝,但不具备与皇帝交流的资格。在古时,有的朝廷上朝是一种仪式,有的朝廷就是真正的议政,现在我们了解一下古人上朝的那些事儿。

古代上朝手里拿的叫什么?

古代官员上朝时手里拿的东西叫笏板。


 
笏板的长度大约2尺6寸,中宽3寸,此物件虽然不大,但却很贵重, 这是由它的质地决定的。笏分别用玉、象牙或竹制成。最早出现的年代应在春秋以前,史学家认为在商朝就可能开始使用了,是古代中国官员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办公用品。
 
笏,又称手板、玉板、朝笏或朝板。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。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,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,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,以防止遗忘。《礼记》中记载“笏长2尺6寸,中宽3寸”,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,因此,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。

唐代武德四年以后,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,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。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,五品以下不执笏;从清朝开始,笏板就废弃不用了。

古代几品官可以上朝



明代的朝会分为三种,大朝,朔望朝,常朝。在明朝可以说凡是所有在京官员,不论官职大小一律由上朝的义务,凡是来京述职的外省官员也必须上朝。所以说明朝的早朝是一件极其壮观的场面,一次上朝的人有上千人。据记载成化二十三年一次失朝的官员就达到了1118人。明朝上朝的人数不可谓不多。当然很多都是站班的不能与皇帝直接沟通。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。



唐前期按制度“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,每朔、望朝参;五品已上及供奉官、员外郎、监察御史、太常博士,每日朝参”(《唐六典》卷4《礼部》)。每日朝参就是常参,一般不用摆列仪仗,也无大排场,是真正的行政日。参加者称常参官,人数少而级别高,都是五品以上职事要重者。



至于早朝的人数,并不是确定。因为清朝除有品级的官员外,还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,男爵相当于二品,子爵相当于一品,其余的都是“超品”。除此之外还有各个王爷(亲王、郡王、贝子、贝勒)。这些“爵爷”并没有被要求去早朝,但是也有早朝的资格。 还有就是各省的督抚,提督等,具备早朝的资格,但是由于身在异地,因此虽然位列一、二品,但是也不早朝。

点击展开全文
精彩推荐
唐朝皇帝列表上的简单介绍 李春平是哪里人,李春平是做什么的 于慧老公是谁?于慧和赵燕国彰是两口子吗
相关文章
陈孝萱儿子铁弟,陈孝萱儿子铁弟是谁 万科维园业主论坛,万科云城业主论坛 对古代太子的尊称,古代太子的自称又是什么? 老东珠有什么特征,东珠现在市场价格多少钱一颗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视频高清1,视频自动翻译生成字幕 李现丁宁互动,李现丁宁剧照